貴州一高速大橋因強降雨垮塌,AI+智能監測系統如何構筑安全防線
2025年6月24日,G76廈蓉高速貴州段猴子河特大橋引橋在持續強降雨中轟然垮塌。這場由山體滑坡引發的災難,再次將橋梁結構安全的嚴峻性置于聚光燈下。當傳統巡檢手段在極端天氣前顯得力不從心,智能化、輕量化的橋梁監測系統或成為守護交通“生命線”的關鍵防線。
▲廈蓉高速一大橋因持續強降雨發生垮塌
01
看不見的風險累積
此次垮塌雖由強降雨直接誘發,但暴露的核心問題遠不止于天氣:
地質位移的隱性威脅
山體滑坡往往存在前期位移征兆,傳統人工巡檢難以捕捉毫米級的邊坡形變。
極端天氣響應滯后
持續強降雨對橋梁基礎沖刷、結構滲水的破壞具有累積效應。
中小橋梁監測盲區
全國約88萬座中小橋梁(占總量84%)監測覆蓋率不足0.6%。
傳統人工檢測周期長達5-10年,難以覆蓋橋梁老化加速期的安全需求。當80%的中國橋梁已服役超20年,這種滯后性正在釀成系統性風險。
02
輕量化橋梁健康監測系統
WITBEE?萬賓科技?輕量化橋梁健康監測系統利用第四代城市生命線智能監測儀器、北斗衛星、4G/5G、大數據和橋梁專業技術,實時監測橋梁結構的位移、沉降、傾斜、加速度、振幅、頻率、索力、溫濕度、動態平衡和人體舒適度等參數,系統地分析和評價橋梁結構的狀況,實現橋梁結構的實時監測和評估,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。
▲ 輕量化橋梁結構健康監測預警系統架構圖
▲ 碩橙科技橋梁健康AI監測系統
特別聲明:萬賓科技致力于城市生命線監測儀器研發、生產和銷售,文中涉及軟件系統皆為友商提供。
03
設備安裝部署
▲ 無線5G/4G+免供電布線部署示意
▲ 橋梁結構健康監測儀器安裝圖
04
AI賦能結構健康監測
萬賓科技攜手碩橙科技,聯合研發的新一代 AI 智能結構診斷器。基于雙方共建的“云-邊-端AI一體化”生態體系,該產品創新集成12項結構體征監測核心指標,深度融合多維傳感、AI 算法、本地存儲、儲能管理、國產加密通信與5G/4G接入技術于一體,具備毫米級定位精度,兼容北斗、GPS、GLONASS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,支持復雜環境下的長期穩定運行。通過 AI技術深度賦能智能硬件終端, AI 智能結構診斷器將為城市橋梁、隧道、軌交等關鍵基礎設施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監測與安全保障,構筑城市生命線安全基座。
▲ 新一代AI智能結構診斷器
▲ 結構健康分析平臺
▲ 結構健康分析平臺
05
設備選型對照表
WITBEE?萬賓科技?城市生命線智能監測儀器基本覆蓋《公路橋梁結構監測技術規范》(JT/T 1037 - 2022)中公路橋梁結構監測的全部指標,為橋梁安全監測提供全方位支持 。